日 期:2013-11-30 15:21:55 已 閱:1418 次
核心提示:北川縣副縣長瞿永安通過手機短信求援,目前北川所有鄉鎮的大米都斷供,玉米剩余量也極少,急需全國各地提供糧食。
信息時報5月23日報道
“糧食已經撐不住了,需要從全國拉1萬噸過來。”瞿永安急切地說。
據介紹,北川縣因汛情和疫情告急,21日起封城,全體災民轉移到安全的鄉鎮或附近市縣的安置點。但由于災民的人數眾多,安置地方條件較差,目前急需大量帳篷、蚊帳、糧食、床被衣物等物資。
副縣長短信急求糧食
“還有10多萬滯留在縣內其他鄉鎮的災民,現在帳篷、糧食等都嚴重告急。”記者昨日電話連線身在北川的瞿永安,他急切地向記者介紹了當地的情況。
由于地震把很多居民儲存的糧食都埋在廢墟下,而且災后10天以來,道路時通時斷,能直接運入北川的糧食極少,“多數是靠飛機空投的干糧,現在也快沒了。”瞿永安激動地說,目前北川所有鄉鎮的大米都斷供,玉米剩余量也極少,部分鄉里甚至沒有了,就連在廢墟里挖也挖不到,所以急需全國各地提供糧食。
“保證糧食到災民手上”
“帳篷啊!帳篷也非常缺啊現在,很多人都露天睡的。”瞿永安越說越激動,他用顫抖的聲音向記者表示,北川地處高山峽谷,地震后次生災害隨時可能出現,比如泥石流和連日大雨已經形成多個堰塞湖,隨時會有決堤的危險,下游災民都要時刻準備轉移。“人一旦轉移,就需要安置,帳篷、床被、衣服都不能缺的啊。”他說,當地近期是雨季,最好能有板房讓老弱者入住,另外出現疫情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防蚊,所以也需要蚊帳。
王洪發也向記者介紹,被安置的點完全談不上交通、水、電等條件。救災物資根本沒有辦法直接通過正常的公路運輸進去。在記者連線的過程中,瞿永安和王洪發都激動地表示,非常感謝全國各地尤其是廣州人對災民的關心。另外,瞿永安還告訴記者,地震之后北川的通信一直中斷,直到昨日才能通過短信和“川辦”主任賈江聯系,“電話都是說說斷斷的,我就發短信了。”
災民折返 北川壓力增大
另據悉,北川縣城的部分災民轉移到附近的綿陽市、江油市。據駐守在江油市救災聯絡點的江油市政府副秘書長杜其安介紹,由于當地原有災民和被轉移的災民人數眾多,各類救災物資包括食物、飲用水、藥品、帳篷等都非常緊張。
另外,杜其安也說到,滯留在江油的北川市民,日前已有約800多被人勸返回到北川縣城周邊的鄉鎮,且仍將有人陸續返回北川,這意味著北川災區的物資壓力還會增大。
急需品
帳篷5萬頂
蚊帳7.5萬床
棉被30萬床
糧食1萬噸
衣服50萬套
燃油發電機1000臺
塑鋼簡易平板房150萬平方米
8000奶瓶馳援災區
“廠里的四川籍員工聽到要給災區送去的,都非常激動,加班到今天中午都不肯吃飯休息。”
昨日下午,廣州下起強雷雨,潘明生冒雨親自把52箱奶瓶送到信息時報社。“為了方便災區那邊分配,我們特意按12個一小包裝好了。”他向記者介紹,災區的安置點現在要調配的物資很多,他讓工人把事前的分類工作做好,奶瓶一到就能立刻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