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期:2013-11-30 15:21:55 已 閱:1390 次
在他開著用賣報紙的錢賺來的白色寶馬車,后座載著三部電腦,成為得克薩斯大學一名另類的大一學生后不久,他認識到電腦將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工具,自己正在面臨一個很大的機會。當時,電腦界包括蘋果電腦和IBM等所有的大廠家都選擇通過經銷商來銷售電腦,但邁克爾戴爾則想憑借直接銷售這種更有效率的方式為顧客提供更好的價值及服務,并希望借此成為這一行的佼佼者。
1984年,邁克爾戴爾從學校退學,在奧斯汀一個約93平方米的辦公室開設了自己的公司,命名為“戴爾計算機公司”。
支撐學生時代的邁克爾戴爾鼓搗計算機的資金,來自于他從16歲開始的一份賣報紙的業余工作。那年夏天,他負責為《休斯敦郵報》爭取訂戶。報社交給他一個厚厚的電話號碼本,讓他打電話去向顧客推銷。但邁克爾戴爾不久就在推銷中發現,有兩種人幾乎一定會愿意訂閱報紙:一種是剛結婚的,另一種則是剛搬進新房子的。接著,他調查后發現,情侶在結婚時一定會在法院登記地址,另外有些公司會按照住房貸款額度整理出貸款申請者的名單。于是,他想辦法搞到了周圍地區這兩種人的資料,直接給他們寄信,提供訂閱報紙的資料。通過這種方式,邁克爾戴爾當年掙到了1.8萬美元,這不但使他有能力購買更多的計算機,也啟迪他日后創造了“比顧客更了解顧客”的市場細分戰略。
陳天橋:5年成就第一富豪
一個31歲的青年,只用了短短5年的時間,就成了中國大陸第一富豪。
已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盛大網絡首次公布財務報表,第二天,陳天橋所持股票市值達到了約11.1億美元(合90億元人民幣),超過網易創始人丁磊,成為新任中國首富。短短5年的創業時間里,他的財富飚升了18000倍!
陳天橋的魅力在談話中才開始顯現出來,他不茍言笑,喜怒不形于色,目光如炬,有跟年齡不相稱的成熟。說話語速很快,談鋒穩健,思路縝密且語多比喻,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他腦中統一得很好。用陳天橋自己的話說,他今日網絡娛樂業老大的地位,全是源自幾年前腦中的一個“idea”而已。
工作于證券公司沒有吸引陳天橋太長的時間,但那幾年里,他完成了人生的兩個重要轉折:一是在證券公司的同事里覓得一位秀外慧中的夫人,二是在1999年股市的“5.19”井噴行情中掘到了第一桶金,他用其中的50萬元,創建了盛大網絡。
楊斌:快半拍的理念
2001年,當楊斌出現在當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并且排名高居第二時,許多人吃了一驚,因為在此之前,楊斌是一個誰都不曾聽聞過的名字。將楊斌視為一匹財富黑馬實不過分。楊斌現在的身份是香港上市公司歐亞農業董事長。楊現年38歲,老家湖南,5歲即成孤兒,靠吃百家飯長大。據楊自述“18歲以前什么苦都吃過。”楊當過兵,1987年赴荷蘭留學,27歲開始擁有自己的公司。楊的發跡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的東歐巨變,其第一桶金掘自20世紀90年代初與東歐國家,如前蘇聯、羅馬尼亞、波蘭等進行的跨國貿易。借東歐劇變時機,楊向波蘭、俄羅斯等國家轉售中國計劃定價、價格偏低的棉線產品,后發展到成衣等紡織品,毛利潤大都在5倍以上,兩三年內楊就積累了大約2000萬美元的財富。1992年至1995年期間,楊改向國內轉售荷蘭鮮花,同時向國內花商推銷進口荷蘭溫室和冷庫設備。國內花卉業剛起步時連溫室水泥樁都要進口,楊由此又積累了大約4億人民幣的財富。相比之下,如果排除在香港上市,楊的歐亞農業到目前為止,給楊產生的效益極為有限。